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休闲)
-
发布者:小宁 浏览量:6961发布时间:2022/2/18 14:48:05 虎跃龙腾绘宏图,新春又见希望飞。2月16日晚,携手天南地北上高人,共创中部地区百强县—上高县20 ...[详细]
-
东南网7月1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宇姗)为给年轻人搭建展现创意的舞台,呼应厦门对“青年创新创业”的鼓励,厦门市人社局、市文旅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等多部门携手思明区共同发 ...[详细]
-
从“生态短板”到“幸福样板”——盐津县保宁村党组织领航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日,笔者走进地处滇东北高山峡谷间的盐津县兴隆乡保宁村,云雾缭绕间,茶园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叶的清香。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保宁村依托独特的自然环境优势,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 ...[详细]
-
再添殊荣!宏恒达斩获中国建材网推荐品牌,用实力定义防水材料绿色标杆
【建材网】作为专注于建材领域发展、严格筛选优质品牌的专业平台,中国建材网始终致力于挖掘在行业内兼具过硬品质与良好口碑的标杆企业。宏恒达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凭借其过硬的产品品质、强劲的研发实力以及广泛的市场 ...[详细]
-
【理財五角課,每週三推出】在低利率環境下,市場資金追逐高息商品。深諳投資人心理,去年基金公司相繼募集高股息基金,以低波動、月配息,吸引偏好穩定現金流的投資人。高股息基金真的適合保守、穩健的投資人嗎?您 ...[详细]
-
网店怎么开,开网店卖什么,往往是卖家应该最为关注的一个点。开网店卖什么的答案,往往是啥赚钱就卖啥,但这种思维是严重错误的,容易导致卖家跟大流、没有主见,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决定应该卖什么,最终导致 ...[详细]
-
便携化消费重塑市场格局!贞淳杯装牛乳/果茶,妥妥的复购爆款!
发布者:娜娜 浏览量:2015发布时间:2025/7/14 15:52:52 新消费时代,年轻人要的到底是什么?当Z世代手握奶茶成为街头时尚符号,当小红书的饮品测评笔记日均破 ...[详细]
-
据知情人士透露,美国IT公司Astronomer首席执行官安迪·拜伦和人力资源HR)总监克里斯汀·卡博特已被停职,等待调查,其雇主终于打破沉默。此前,安迪·拜伦在一场演唱会上被拍到出轨卡博特,二人亲密 ...[详细]
-
1月8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关于查询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的通知↓↓↓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结果、考试合格证明将于2024年1月10日开通查询,现 ...[详细]
-
昨日,泉州部分地区出现大到暴雨。记者从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天泉州有暴雨到大暴雨。长时间持续降水会使土壤含水量增大,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群众应注意防范地质灾害。暴雨天不要在 ...[详细]